近期,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的低空智能巡检系统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实现了“低空+轨道”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合肥市发革委、合肥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参会指导。

针对轨道保护区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在合肥地铁的场景牵引下,中国通号依托智控技术核心优势,融合无人机技术和智能AI技术研制低空智能巡检系统,具备全自动运行控制和轨道保护区智能监测两大功能特色,为轨道交通行业从人工巡检向智能无人巡检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根据预设计划自动执行无人化自动巡检。截至10月31日,该系统已实现连续6个月的在线稳定运行,巡检累计里程达7570公里,巡检频率从人工巡检的每2天1次提升到无人机巡检的每天2次,巡检效率提升4倍。随着系统在全线网推广应用,人工成本预计降低约50%,大幅提高轨道保护区巡检的效率和经济性。

轨道保护区智能监测:系统依托智能AI技术,实时自动识别大型施工机械、违规施工等潜在风险点,实现轨道保护区全方位监控预警,解决人工巡检覆盖范围有限、效率低、响应慢等难题,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

低空智能巡检系统的成功应用,探索了“低空+轨道”应用融合的新模式,展示了中国通号打造完整低空解决方案的创新实力。未来,中国通号将积极落实低空经济“三业一态”战略部署,放大“根技术”同心圆,发挥央企在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近期,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已对中国通号低空智能巡检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并做出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