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通号城交助力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 开启全自动驾驶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4-12-26 作者:彭俊伟、王志伟、郑志敏 来源:城交公司 字号:
        12月26日,搭载着中国通号城交公司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开启合肥地铁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新时代。

       合肥8号线全长22.5公里,共设12座车站,是南北纵向连接长丰县北城与合肥中心城区的重要线路,也是安徽省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

       合肥8号线的开通运行,形成了合肥城市南北向快速走廊,长丰县北城和市区互通增添了一条地下快速“大通道”,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环保的出行方式,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自动化信号系统,引领智慧交通新高度
       1、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名副其实的智慧8号线,全线配备了通号城交自主研发的GoA4级全自动运行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唤醒、自检、出库、运行、回库到休眠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为乘客的出行带来了全新科技体验!

       2、雨雪模式和远程限速功能,安全保障再精进
       为有效应对突发雨雪天气可能引起的路面湿滑及潜在运行风险,系统引入雨雪模式。该模式确保了即使在雨雪天气下,列车也能在湿滑的轨道上保持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动态调整列车制动和加速性能参数,显著提升了列车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系统还配置了远程限制运行模式(RRM模式)。当列车因故障无法获得定位信息导致退出全自动驾驶模式后,系统能够防护列车以安全速度继续运行至下一站,并在重新捕获定位信息后迅速恢复至全自动驾驶模式运行。在故障-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远程限速模式的引入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故障-运行能力,进一步增强了8号线的服务可靠度水平。
       3、线网级智能运维系统,故障预测更精准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8号线建设打造了线网级智能运维系统,实现线路的智能化监控、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将进一步提升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信号系统的运维智能化水平,线网智能运维系统计划于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二、发挥产业链优势,彰显卓越交付水平
       2024年9月,通号城交高水平交付了西安10号线FAO系统,为合肥8号线的开通奠定了良好基础。合肥8号线工期不足12个月时间,且需实现FAO全功能开通,针对合肥8号线工期紧张的情况,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了中国通号全产业链的生产优势,按时按期高质量交付了车载、车站和轨旁的信号设备。
       同时,结合北京12号线和西安10号线的全自动建设开通经验,合肥8号线现场组建技术攻关小队,全过程加强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管理工作。由信号专业牵头实施场景测试工作,依托集成测试平台及实验室环境,合理规划验证时间,执行覆盖全流程的测试案例,重点测试休眠唤醒、远程驾驶、雨雪模式等核心功能,确保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天完成了首列车休眠唤醒测试,1个月完成信号动车测试,2个月内完成两轮现场全自动场景测试工作,测试进度、测试通过率均满足业主预期,为项目按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肥8号线在不足一年的工期条件下,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远高于行业水平,展示了中国通号城交公司在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卓越交付能力。项目开通之际,中国通号城交公司成功中标合肥S1线,再次体现出客户对中国通号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通号的品牌影响力。

       三、多方高效协作,共筑智能化新标杆
       众人拾材火焰高,通过中国通号各企业高效协作,共同打造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智能化新标杆。
       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承担了全线通信、信号、灾害监测系统及相关工程的施工任务。项目团队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化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8号线的顺利开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安工业集团津信公司充分发挥其在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和现场开通服务中的综合优势,为8号线提供了覆盖地铁车站和区间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设备。技术团队全程参与,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确保产品性能在全自动驾驶运营中发挥最佳效能。
       通号电缆集团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为本项目提供车地通信漏缆,选派专业的技术团队严格把控漏缆生产质量,履约合同质量管理要求,漏缆经过出厂第三方检测、到货后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检测的双重严格检测,全部达到质量要求。
       中国通号城交公司将继续秉持“以品质满足客户,以创新开拓未来”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技术、产业、资本等核心优势,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注入更多创新智慧与强劲动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篇章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84返回顶部